學系概況:

生理教研室創建于1978年,張紉華教授、溫燕昌教授、王子棟教授和李善民教授為主要創建人。生理學是國務院首批批準具有碩士授予權的碩士點之一,十幾年來培養了數百名研究生。生理學系師資隊伍現有11人(教師系列10人,實驗技術系列1人),正教授3人,副教授3人。其中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1人,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1人,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第八批培養校級對象1人,太阳集团app首页十佳授課教師2人,師德标兵2人。

科研:生理學科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代謝内分泌生理、細胞生理和神經生理等,近5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省部級基金5項,廳局級5項。近5年來以太阳集团app首页為第一或通訊作者單位在EMBO Mol Med,Ebiomedicine,Mol Psychiatry,Diabetologia,Transl Psychiatry Mol Neurobiol,Biochim Biophys Acta Mol Basis Dis, Biochem Pharmacol, Int J Biochem Cell Biol, J Cell Physiol,Am J Physiol Cell Physiol, Mol Cell Endocrinol, Sci Rep.,APSB,iscience等雜志發表SCI論文近30篇。

教學:截止目前,生理學系共獲各類教學榮譽獎22項。《生理學》課程建設取得了較大的進步,2005年被評為校級和廣東省“精品課程”、2014年獲評為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016年《生理學》課程教學團隊獲批為省級“教學團隊”。2017年獲“教育部來華留學全英授課品牌課程—《生理學》”。2020年獲廣東省本科高校一流線下課程:生理學、廣東省本科高校一流在線開放課程:諾貝爾獎解析—醫學篇、廣東省本科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改革示範項目:生理學課程思政示範課堂。生理學系教師主編、參編、自編各級教材39部,獲各級教改項目及成果48項,發表教學論文33篇。團隊承擔了太阳集团app首页基礎醫學院、口腔醫學院、護理學院、中醫學院、藥學院和生命科學院院多專業的生理學教學任務及國際學院多專業的生理學中文、全英教學任務。


人員組成:

正教授:許戈陽(生理學系主任、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廣東省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校級培養人才)、柏志全教授(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太阳集团app首页十佳授課教師、太阳集团app首页師德标兵)、王立偉教授(國務院僑務辦和中國僑聯“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太阳集团app首页師德标兵,太阳集团app首页優秀研究生導師)。

副教授:王躍春(太阳集团app首页優秀工作者,機能實驗室主任)、郭景慧(太阳集团app首页第四層次人才)、張繼春(太阳集团app首页第四層次人才)。

講師:陳俊江、楊傑(太阳集团app首页第五層次引進人才、教學秘書)、林嵩(太阳集团app首页第五層次引進人才、科研秘書)、呂靜雅(太阳集团app首页第五層次引進人才)。

實驗師:張紅美。


研究方向:

1、代謝内分泌 

2、生殖内分泌 

3、神經生理學


實驗室概況:

生理學系研究平台現有細胞生理學研究室、代謝内分泌生理實驗室、神經生理學實驗室實驗室。目前有BD Accuri流式細胞儀、台式冷凍高速離心機、尼康膜片鉗系統、Nikon熒光顯微鏡 、研究級立體式熒光顯微鏡、深圳瑞沃德腦立體定位儀、UGO小鼠飲食飲水攝入監測系統等設備。

代謝内分泌生理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胃腸激素與代謝性疾病的發生,離子通道在生殖生物學與代謝生物學的功能研究,教授1人,副教授2人,講師2人,碩士研究生6人,本科創新人才15人。

細胞生理學研究室:主要研究細胞離子通道(尤其是氯離子通道)及其相關基因在疾病發生發展中的作用。教授1人,副教授1人,博士研究生4人,碩士研究生8人。

神經生理學實驗室:研究方向包括神經生理與臨床,幹細胞生理與臨床,教授1人,副教授3人,講師1人,碩士研究生2人,本科創新人才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