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理學與行為科學教研室介紹

發布時間:2022-10-24 發布人:

【曆史與現狀】1986年,太阳集团app首页醫學院決定為醫學生開設《行為科學》,由暨大著名醫學心理專家李鐵教授主講,并成立醫學心理學和行為科學教研室。曆任教研室主任分别為李鐵教授(1986-1991年)、馬紹斌副教授(1991-2017年)。現任教研室主任為陶倩副教授(2017-至今),教研室成員包括張凡講師和彭嗣惠講師。

【教學工作】心理教研室承擔基礎醫學院、臨床學院、國際學院、護理學院、中醫學院、等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學,承擔的課程包括《醫學心理學》《心理健康》《醫學倫理學》《臨床思維與溝通技巧》《心理咨詢與治療》《應激心理學》《管理心理學》《犯罪心理學》《社會醫學實踐》《應急與危機心理幹預》等課程。課程受到學生的歡迎與好評。

在指導本科生方面,陶倩老師指導本科生獲得大學生大創項目1項(2018年),廣東省醫學生公益種子培養項目1項(2019年)。積極參與各種教學競賽,比如張凡老師曾榮獲2021年全國MBBS項目青年教師英文講課大賽二等獎, 2021年醫學院新任教師教學比賽教學設計、授課、總分一等獎;2020年醫學院線上教學競賽一等獎、“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等榮譽。 積極參加教材編寫工作,以第一單位出版學術著作5部,參編出版書籍12部,如馬紹斌老師主編的《心理保健》一書再版多次,深得讀者喜愛;陶倩老師參編的“十三五”規劃教材《作業治療學》是康複醫學領域的核心教材;陶倩老師主編,張凡和彭嗣慧老師副主編的全英教材《Medical Ethics》即将出版。彭嗣惠老師目前作為主要作者,參著Smoking Environments in China. The Challenge of Tobacco Control,已被翻譯為多國文字出版。曾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和Global Bridgestones資助的控煙國際項目,其中,“Building Tobacco Control Capacity in China中國控煙倡導促動能力建設”系列項目覆蓋全國所有省、直轄市和自治區,70多個城市,其社會效益目标輻射99所高等院校,12萬餘健康相關專業學生。作為共同作者發表的論文“Global Health Professions Student Survey (GHPSS) in Tobacco Control in China ”的核心信息被聯合國(UN)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 

【科學研究】心理教研室以交叉融合與協同創新為發展理念,圍繞精神衛生、抑郁症、老年認知、健康素養、控煙等相關領域開展了一系列研究,近年來在科研項目及科研論文都有快速和可持續的發展。主持完成國家級課題3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及面上項目各1項,科技部重點研發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1項,校級課題X項。發表高水平SCI論文及國家核心期刊論文50餘篇,比如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Neuroimage等。獲批國家外觀設計專利1項,軟件著作權2項。

【人才培養】教研室已培養碩士20餘名,他們都分布在醫院、政府、大學、疾病防控中心、保險公司、未成年心理援助中心等,成為單位骨幹與中層領導人員。陶倩老師指導的2018級張彩雲同學獲得國家獎學金。

【社會服務】心理教研室也積極參與服務社會工作。教研室的老師為全校師生及社會各界人士開展各自類型心理講座50餘場,廣受好評。馬紹斌老師多年來注重研究如何将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與社會多個領域的工作相結合,其學術觀點深受黨政機關、企業和事業單位的欣賞和好評,在普及心理學科學知識,特别是在提高人們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陶倩老師擔任廣東省生物物理學會第九屆理事;廣東省殘疾人康複協會理事,彭嗣惠老師擔任中國物質濫用學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