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4-02 發布人:學院辦公室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校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新時代學校思政課建設推進會精神,按照學校黨委的工作部署,3月31日,太阳集团1088vip黨委書記李秀玉以“傳承是最深切的紀念”為主題,為臨床醫學專業2024級外招生講授了一堂兼具生命教育厚度、紅色精神亮度、醫學教育溫度的沉浸式思政課。李秀玉立足專業特色,以黨史學習教育為抓手,以醫學教育中特殊的“無語良師”——遺體捐獻者為叙事載體,通過圖文交融的方式深情講述16位遺體捐獻者背後蘊藏的紅色故事,引導學生感悟醫者初心與生命價值。
李秀玉書記從遺體捐獻的發展曆史出發,回溯了從近代醫學啟蒙時期先驅者的艱難探索,到新中國成立後遺體捐獻制度的逐步完善,特别梳理我院自1997年開展遺體捐獻接收工作,2001年3月經廣州市紅十字會批準成為全市最早的四個志願捐獻遺體登記接收站點之一的建設曆程。她指出,“人類的遺體是傳授人體信息和可視化結構的老師,是醫學生的‘無語良師’。正是他們的無私奉獻,實現了從醫學教育走向生命教育的升華。”
大屏幕上,一張攝于1998年的照片引發震撼:這是兩封分别由曾任太阳集团app首页黨委副書記曾源、太阳集团app首页醫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陳慧親手寫下的志願書,表達将遺體無保留地捐獻給醫學院作為教學和科研之用的意願。
通過文字、照片和捐獻志願書等史料,李秀玉動情講述了16位“無語良師”背後的紅色故事。他們大部分都曾參加過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珠江縱隊等革命隊伍,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為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自由而戰鬥;在生命的盡頭作出了同樣的選擇,将最後的饋贈化作千百萬醫學生成長的階梯,鋪成祖國醫學事業進步的道路。在無言的課堂裡,他們以骨骼為筆、肌理為書,向莘莘學子傳授着最生動的解剖課,诠釋着師道之崇高與人道之光輝。
台上台下,泛黃的相片與一張張年輕的臉龐交相輝映,李秀玉展示了學院黨委組織的“平凡與偉大——‘無語良師’背後的故事”黨史學習教育主題展、“解剖第一課”、清明墓園祭拜等相關活動,鏡頭記錄下青年學子手持白菊、深情緬懷的動人場景,這場于悄無聲息中發生、關乎生命與責任的對話,正在一代又一代醫學生心中播撒下信念的種子。李秀玉勉勵同學們,從“大體老師”的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常懷感恩之心,銘記“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醫學誓言,把自己所學運用到實踐中,樹大醫精誠之願,行醫者仁心之事。
在互動環節,同學們積極分享自己的所思所獲。來自中國澳門的何詩琪感慨道:“‘無語良師’這四個字對我來說,曾經隻是書本上的概念,今天聆聽了這些故事,才突然讀懂‘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八個字的分量。他們教會我們的不僅是解剖結構,更是如何成為一名有溫度的醫生。未來每一次練習,我都會帶着對生命的尊重認真對待。”
學院每年定期舉辦“解剖第一課”“墓園追思”、探訪捐獻者家屬、“醫學生白袍授予儀式”等活動,招募學生志願者擔任“人體科學館”講解,通過“課堂講授-實驗操作-社會服務”的三維聯動,不斷完善醫學人文教育體系。未來,學院将進一步加強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引導醫學生堅定“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理想信念,錘煉“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高尚品格,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