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1-03 發布人:
疫情常态化情況下,繼續保障研究生的招生、教學和科研工作安全有序地開展。對基礎醫學博士和碩士培養方案進行了修訂。繼續開展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與學風建設,加強研究生教材建設,培養人才質量良好。持續引進青年人才,科研重大和重點項目有新的亮點,論文數量和質量保持穩定。高層次人才建設和科研平台建設取得成效,社會服務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将近一年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人才培養
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部門關于疫情防控的具體要求,全力保障學生健康安全,統籌推進在疫情狀态下研究生教學、科研和管理的工作有序開展。繼續做好教學質量監控,嚴格執行學生安全入實驗室的規定。
繼續開展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與學風建設。圍繞學術誠信的必要性、和學術規範指南等方面展開講解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宣講會。構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推動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全面融合,強化使命擔當。
積極申報一流研究生課程、研究生教材建設和研究生教育教學成果培育項目,獲得學校一流研究生課程資助項目1項,學校教育教學成果培育資助項目1項。
人才培養數量和質量穩步提升。2022年招收碩士生研究生52名,比去年增加5人,招收博士生研究生24名,與去年持平,其中,港澳生源博士各1人。碩士、博士生研究生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73篇,比去年增加69%,其中SCI收錄52篇,,比去年增加1倍多。獲得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賽銀獎2項,專利申請2人,都是排名第二(導師排第一)。8人獲國家獎學金,100%學生獲國家助學金和學業獎學金,獎學金金額達716萬多元,金額比去年增加15%。39名碩士生研究生畢業,20名博士生研究生畢業。其中,1名研究生獲得2022年太阳集团app首页優秀畢業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一次性就業率為83.5%。所有學位論文送審,通過率為100%。
二、師資隊伍
繼續引進高層次青年人才,優化學術團隊結構,提升研究潛力。2022年引進并報到了高層次人才4名,其中第四層次2人,第五層次2人。本年度新增認定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1名。另外人才建設獲得成效,在本年度,獲批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1人,省傑青1人。
為了進一步優化學院科研團隊發展模式,培養一批具有國内外影響力的創新團隊。學院鼓勵跨學科融合創新,推進交叉研究團隊申報與建設工作,組織推動“創新研究群體”論壇系列科學講座,邀請校外學科領域專家舉行線上專題講座14場,組織“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答辯會,聘請校内專家對項目進行了評審遴選,評選出A類項目10項,B類項目5項。
繼續開展導師培訓工作。組織6名新任研究生導師參與“加強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推進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專題網絡培訓。
三、科學研究
在重大和重點科研項目上有新的亮點,經費總額大幅增加。獲批各類項目共計47項,獲批經費2047萬元,比2021年增加近1倍。其中,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4項(重大項目1項、面上項目8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項、國家實驗室(廣州實驗室)重點專項1項)。另外獲批廣東省傑出青年項目1項,廣東省區域聯合基金-重點項目1項,廣東省醫學科學院開放課題重點項目1項。
科研論文和質量保持穩定。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317篇,其中A1區論文158篇,與去年基本持平。以通訊作者或共同通訊作者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Nature Aging(封面文章),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Advanced Science,Blood,Science Advances,Cell Research等世界頂尖雜志發表論文。
科研平台建設獲得成效。獲批廣東省教育廳“老年科學粵港澳高校聯合實驗室”重點科研平台,以及國家實驗室(廣州實驗室)重點專項。将病毒學、免疫學和預防醫學等學科綜合交叉,組織申報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為完善學院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實施管理,加強學科公共平台建設,優化學科貴重儀器設備綜合布局與分學科集約管理,滿足學科高質量發展需求。本年度,學院出台《太阳集团1088vip貴重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管理辦法(試行)》文件。對39台貴重儀器共享服務進行了評價考核。
另外,為加強學院實驗室安全管理,保障師生的人身安全,維護教學、科研等工作的正常秩序。學院出台《太阳集团1088vip實驗室檢查管理辦法(試行)》文件及系列規章制度。全年完成實驗室安全檢查30次,完成整改、申訴236項。全年共組織學院師生13次參加學校、學院組織的實驗室安全管理講座、培訓;其中,34位實驗室管理人員參加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舉辦的高校教學實驗室安全與管理培訓班并獲得結業證書。
四、社會服務
繼續在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創辦學術期刊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績。
本年度繼續舉辦了太阳集团app首页粵港澳大灣區醫學與健康發展論壇之醫學生學術論壇,為粵港澳大灣區學術交流和人才發展提供良好平台,同時提升學生科學素養與創新能力。
《中國病理生理學雜志》在本年度榮獲“廣東省首屆政府出版獎(期刊獎)”;在持續推動我國病理生理學發展、促進國内外學術交流,為醫學科技成果傳播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另外,為進一步推動學科的發展,搭建國際化科研交流平台,圍繞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建設任務,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提升學術引領能力,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學術期刊工作的系列重要精神,學院新創期刊《Aging Research》。
明年将進一步加強研究生理想信念和思想政治教育,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同時加強導師培訓和管理,加強科研創新團隊建設,提升學科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進一步提升學科的社會服務能力。
太阳集团1088vip學科建設與發展中心
2022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