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基礎醫學博士學位點建設年度報告

發布時間:2019-12-25 發布人:

在去年獲批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的基礎上,今年9月我院基礎醫學一級學科獲批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對基礎醫學博士和碩士培養方案進行了修訂。在新的培養方案中,重新設置基礎醫學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方向。學術隊伍繼續得到加強,科研項目和論文有新的進展,取得了較好的科研成果,培養人才質量良好,學術交流與合作頻繁,社會服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将近一年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人才培養

根據醫學學科的最新進展,及學院引進人才的學科背景,學院調研北京大學等知名高校學科設置,組織專家讨論,打破原有二級學科設置,自主設置學科方向,對基礎醫學博士和碩士培養方案進行修訂。在新修訂的研究生培養方案中,基礎醫學一級學科下設11個方向。新設置的學科方向,不僅統一了碩士和博士的招生方向,更充分考慮了學院現有師資情況、凝練了優勢學科,為基礎醫學學科的進一步提升起到了基礎性作用。 

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由去年的86人增長到171人,比去年增長了98.9%,考生來源學校由去年的80餘所增加到近140所,985、211高校生源明顯提高。2019年招收碩士生研究生33名,博士生研究生13名,比2018年增加4名。其中,境外來讀碩士、博士生研究生各1名。赴境外交流學習碩士、博士生研究生各有1名。碩士、博士生研究生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43篇,其中SCI收錄37篇。專利申請1人,排名第二(導師排第一)。獲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醫學與健康發展論壇優秀論文優秀獎2人。在境内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并做口頭報告有7名學生。7人獲國家獎學金,100%學生獲國家助學金和學業獎學金,獎學金金額達362萬多元,金額比去年增加85%。26名碩士生研究生畢業,13名博士生研究生畢業,其中1名碩士生獲得了廣東省優秀畢業生榮譽稱号。碩士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研究生就業率都為100%。所有學位論文送審,通過率為100%。

二、師資隊伍

積極提升人才培養工作,根據大學文件,為不同層次引進人才設定相應的聘期工作目标,将引進人員納入現有學科團隊,由學科帶頭人或學術骨幹擔任導師,進行基金項目、論文方面的指導;學院開展引進人才學術報告會,積極推進引進人才與國内外機構和科研人員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積極組織青年人才申報省部級、國家級人才項目。推薦推薦申報國家傑出人才1人,申報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1人;推薦珠江特聘教授1人,推薦珠江青年學者1人;推薦申報“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青年項目4人,推薦申報頂尖人才與創新團隊項目1項;推薦申報“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2人。獲中國解剖學會“青年解剖科學家獎”1人。

繼續加大人才引進,進一步優化現有的學科人員結構,構築具有高水平的創新人才和學術骨幹團隊,為研究生培養及學科建設提供有力保障。本年度引進并報到了高層次人才9名,其中第三層次2人,第五層次7人。本年度新增認定博士生導師5名以及碩士生導師4名。其中新引進人才通過認定的學術型博士研究生導師有4名,碩士研究生導師3名。

為加強學科研究生指導教師隊伍建設,落實研究生指導教師隊伍崗位職責,持續提升責任意識和指導能力,學院對2016年以來新增研究生導師進行崗前培訓,培訓會以專題講座、經驗分享的方式進行,邀請了研究生院熊衛華副院長、黨委教師工作部教師思政科厲明科長、廣東省“三八紅旗手”李揚秋教授、國家教學名師王聲湧教授等為新增導師和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員共40餘人進行了培訓。

三、科學研究

重大項目有新亮點,科研成果取得成效。獲批各類項目共計39項,獲批經費1176萬元。其中,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項(面上項目8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7項,總數比去年有所增長)。在重大重點項目方面,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中波)重點專項項目資助1項,經費325萬,為學院首次獲批的國際合作重點項目。獲批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海外名師)資助2項,獲批廣州市基礎研究計劃民生科技專題項目1項。榮獲教育部2019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廣東醫學科技獎二等獎1項。

科研論文數量和質量更上一個台階。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169篇,比2018年增加70%,其中A1區論文71篇,比2018年增加61%,在Cell Stem Cell、Cell Research和Immunity世界上高水平雜志上發表論文。

積極籌措資金,開展科研實驗室改造升級工作。投入440萬元年改善實驗平台,完成了病理生理學、免疫學、寄生蟲學、生理學、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人體解剖學、成教樓二樓聯合實驗平台等科研實驗室的改造,極大的改善了科研環境。

四、社會服務

在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學術交流和創辦學術期刊做出了一些成績。

學科與香港大學、澳門大學等8家單位的教授共同簽署合作協議建立太阳集团app首页基礎醫學院“粵港澳老年科學聯合實驗室”,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研合作與研究生培養基地。舉辦了粵港澳研究生學術論壇,形成了品牌效應,吸引了港澳研究生來太阳集团app首页培訓,加強了粵港澳大灣區研究生的交流培養。免疫學科舉辦免疫與健康國際研讨會,美國、英國、德國和葡萄牙等47位專家參加會議,建立了國際化研究生聯合培養平台。病理生理學科依托廣東省病理生理學會聯合國内外學術組織舉辦了國際休克-膿毒症大會,國際休克學會聯盟主席、美國休克學會主席、歐洲休克學會主席等國際專家參會。促進了國内外高水平學術交流,聯合培養了一批國内優秀人才。

我院病理生理學系創辦的《中國病理生理雜志》在2019年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用戶分布在24個國家和地區。推動我國病理生理學發展、促進國内外學術交流,為醫學科技成果傳播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明年要繼續加強學科和人才建設,凝練學科隊伍,規劃學科方向,進一步做好研究生培養工作,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太阳集团app首页基礎醫學院基礎醫學學科建設管理中心

 2019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