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0-10 發布人:
近日,太阳集团1088vip張海鵬教授團隊在國際權威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了題為“Nuclear VCP drives colorectal cancer progression by promoting fatty acid oxidation”的研究論文。太阳集团app首页張海鵬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李凱研究員和廣東省人民醫院邢帆研究員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太阳集团app首页博士後黃有為、博士研究生王芳和太阳集团app首页林熙教授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肥胖是結直腸癌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研究顯示,結直腸癌細胞傾向于向富含脂肪細胞的組織擴散,表現出明顯的“脂肪酸成瘾性”。癌細胞可以從周圍脂肪細胞中攝取脂肪酸促進其氧化代謝(fatty acid oxidation, FAO), 為腫瘤細胞的生長提供原料。然而,脂肪酸氧化代謝在結直腸癌中的調控機制尚不清楚。
該研究通過代謝組學和轉錄組學合并分析,揭示了含缬酪肽蛋白(valosin-containing protein, VCP)在結直腸癌細胞中調控脂肪酸氧化代謝的新機制。研究顯示,VCP進入細胞核并結合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加速HDAC1降解,從而增強脂肪酸氧化代謝關鍵基因的轉錄表達,促進結直腸癌細胞脂肪酸氧化代謝。
在葡萄糖供應有限的環境中,脂肪酸是癌細胞的“替代燃料”。該研究發現,降血糖一線藥物二甲雙胍處理結直腸癌細胞後,顯著上調腫瘤細胞的脂肪酸氧化代謝水平;使用小分子VCP抑制劑能夠阻斷由二甲雙胍引起的脂肪酸氧化代謝水平升高。基于VCP 抑制劑和二甲雙胍的聯合療法,在體内結直腸癌模型和患者來源的異種移植瘤(PDX)模型中表現出優異的腫瘤抑制效應。這一研究闡明了結直腸癌“脂肪酸成瘾性”的潛在機制,并為探索VCP抑制劑聯合二甲雙胍治療結直腸癌的臨床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
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項目和珠江科技新星專項等項目的支持。
原文鍊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221653120
文稿:王芳
編輯/校對:肖冬梅
初審:張海鵬
複審:白劍
終審:陳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