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課堂 激發新活力——局解模拟手術課程(三)

發布時間:2022-01-26 發布人:

2021年6月9日下午,2019級臨床醫學省二醫班的同學們在太阳集团app首页附屬第一醫院張文斌醫生和醫學院解剖學系張吉鳳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第三次模拟手術——闌尾切除術。

作為一名醫學生,所學所知是為以後能夠幫助病人解決問題。解剖學是外科手術的根基,外科手術則是融彙貫通解剖學及各學科的實際運用。模拟手術課堂給學生提供了一次非常寶貴的機會,使其有機會親自體驗手術的過程,這既是對他們所學解剖知識的考驗,也是對信息整合能力、操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的考驗。除此之外,課程的設計還注重學生全過程醫德的培養。

從模拟病例、設計術前檢查、選擇手術方案到雙手操刀,在大體老師的軀體上進行手術,小組成員同心合力,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實操。本次課堂以急性闌尾炎為病例,成功開展了模拟闌尾切除術,我們也從中獲益頗多。

首先進行的是病例情景演示,展示了對一名急性闌尾炎患者接診、問診、觸診查體、診斷等過程;繼而由主刀同學解析病例、講解手術方法和要點等,同學還分享了自己曾作為病人親身經曆的闌尾手術。

病例情景演示的查體環節

擔任主刀的同學講解手術方案

接着,張文斌醫生對小組表現進行點評,他認為小組準備的資料比較完整,涵蓋了術前、術中、術後等方面的措施和注意事項,并肯定了小組手術方法所采用的闌尾開放性手術中的經典術式。同時他繼續引導我們思考:“是不是闌尾發炎了就得切掉呢?有沒有内科的辦法解決呢?”他談到闌尾炎症會導緻的嚴重疾病主要是門靜脈炎,發病危重,做手術不在于展示技術是否高超,而在于有沒有解決病人的問題;在思考怎麼做好一台手術前,應該思考有沒有其它更優的治療方案。學醫不可沉溺于純粹的技術和刻闆教條,醫學不可忘“治愈人”之本心。之後張文斌醫生補充到,目前大部分醫院的闌尾手術均是使用腔鏡進行,像這樣經典的開放性手術已不多,常需要尋求機會。值得一提的是,通過這門課程,本科生能有機會在大體标本中得以實踐。

張文斌醫生講解闌尾手術相關知識

張文斌醫生指導手術小組進行手術

 

闌尾切除術雖是非常經典又相對簡單的手術,對于我們而言仍是一個挑戰,這也使我們清楚認識到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任重道遠。孫思邈雲,為醫者醫術在“精”,博極醫源,精勤不倦;醫德貴“誠”,發大慈恻隐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迹之心。醫學生的成長不僅是學術知識的增長,實踐能力的提升,還有醫學人文精神的培養。

模拟手術課堂讓我們可以親臨手術台,親操柳葉刀,無論在理論、實踐學習,還是職業素養上都是十分重要的一課,我們将謹記老師的教誨,感恩大體老師的無私奉獻,以此為學醫路上一盞明燈,不忘本心,砥砺前行。

 

小組成員心得——

王楠(主刀):感謝大家能給予我這次擔任主刀的機會。在這次模拟手術中我真實體會到掌握了理論和具體實踐真的是有很大一段距離,雖然已經做了很多準備,設想了很多種可能,但總還是會出現一些手術前沒有關注到的情況,這就是外科手術的迷人之處吧。這次手術讓我感受到了團隊協作和外科手術的魅力,并且在張主任啟人深思的術前探讨中,讓我思維開闊了許多,真的很感謝張主任分享他的思考和經驗,讓我在從醫道路中,更加堅定地走下去。

 

翁政(一助):感謝老師們可以給予我們進行模拟手術的機會,從模拟手術的籌備開始到進行我都學到了很多,讓我們真正将課本知識、解剖學知識應用到了臨床上。準備中我們充分了解了闌尾切除術的适應症、手術步驟、并發症、手術中應注意的地方等等。手術過程當中,我們實操了闌尾切除術的過程,比如尋找闌尾,縫荷包等等,這對我們的理論知識學習、了解臨床知識、提升動手能力等都是極大的幫助。這次的模拟手術也讓我對外科更加了解,希望以後也可以往外科方面發展,但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加油!

 

李莉(二助):這次模拟手術真正讓我體會到了臨床手術的難度。盡管作為助手我隻是幫主刀進行一些輔助的工作,但一整場的手術下來依舊感到很疲憊,所以可以想象到臨床醫生要完成一場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的手術是多麼不容易,但再難也要堅持,因為這是作為一名醫生的責任。

在手術中也會出現很多不确定因素,并且手術操作也要比我們想象中的困難很多。我們組進行的是闌尾切除術,我們在搜集資料和整理手術方案時感覺這個手術似乎并不是非常的難。但真正在手術過程發現原比我們認為的要困難很多,比如打開腹膜後卻發現找不到闌尾,還有在結紮和縫合時十分不熟練。模拟手術讓我們更加了解臨床,明白了自己要更加努力地學習并且積累經驗,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

 

張文彬(器械護士):感謝老師為我們提供這次模拟手術的寶貴機會,讓我們親身體驗一場手術之不易,對學習和實踐都有很大的意義。對于闌尾切除術這一經典術式,過去已有衆多資料可查可究,在術前的準備中,我們小組收集的資料也比較豐富且全面。可即便如此,聽完張文斌醫生的補充解析,發現我們依然有一些沒有充分關注到的細節之處,如殘端消毒的“三支香”要有先後,逐層縫合的線結需講究。再到手術台上,打開腹腔,又與預想不甚一緻,找不到盲腸闌尾所在,缺乏經驗令我們的手術進度緩慢。第一次手術實操,在大體上施行手術,已無需顧慮麻醉、消毒、無菌操作、生命體征維持,以及傷及其它部位、出血等手術情況,相比之下真正的外科手術須更嚴格不容差錯。老師常介紹“有經驗的醫生15分鐘就能連切帶縫完成手術”,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成為“有經驗的醫生”,一柄柳葉刀快狠準,可解人之病患。一台手術不是一個人的戰鬥,而是團體的協作,真正的手術團隊亦不止主刀、助手,這樣的情況下,小組成員同心協力,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了這台闌尾切除術。我作為器械護士,在術中主要呈遞手術器械,但也得機會參與縫合,收獲了寶貴的實操經驗。最後再次感恩大體老師的無私奉獻和醫生老師的悉心指導,為我們的學醫之路指引方向。

 

柯俊儀(場外指導):我們小組有幸能夠進行闌尾切除的模拟手術,這對于我們早期學習和感悟臨床醫生的手術過程,提前建立在手術台上做手術的知識基礎和思想基礎,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對于這來之不易的機會,我們小組積極準備,雖然手術前主觀上認為闌尾切除手術比較簡單,但是我們還是非常認真地進行準備,考慮多方面因素,最終做成一份詳細的手術方案。在做手術的過程中,事實上,我們發現這個手術并不是想象中的簡單,我們遇到了不少問題,一個就是我們打開腹腔,器官難以辨别,液體淤積,小腸阻擋視線等等,使得我們難以找到闌尾。另外就是手術過程中的一些操作還不是很規範,如手術器械的使用,手術縫合縫線打結的方法,需要我們課後加以練習。雖然我們遇到了這些問題,但是在小組成員的默契配合和老師的點撥下,我們最終成功完成了手術。此次模拟手術使我更加熱愛醫學,堅定了從醫救人的信念。感謝無語良師的奉獻,感謝老師們的指導。

 

梁汝浩(拍照記錄):在這次的模拟手術中,我作為場外記錄手術的過程,對模拟手術的整體進程有更加直觀的認識。雖然此次的模拟手術中一些細節上沒能做到真正臨床手術那麼完美,但是我們的團隊能夠以我們最大的熱情與努力去完成這次的手術,我相信這次的經曆會是我們醫學的道路上又一縷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