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計劃|學習能力提升計劃之臨床技能專題強化培訓(五)

發布時間:2022-01-25 發布人: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及太阳集团app首页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學校關于“港澳台僑學生學習能力提升計劃”實施方案的工作要求,針對港澳台僑醫學生知識背景、文化背景存在的差異以及部分學習基礎薄弱、有一定的學習困難的學生,太阳集团1088vip(簡稱醫衛學院,下同)聯合第一臨床醫學院舉辦了為期一個月的PAR 計劃第一期臨床技能強化培訓班,開展了内科、外科、防護、急救四個專題培訓。12月3日下午,培訓班總結考核彙報會在教學樓303舉行。

李秀玉首先代表醫衛學院向第一臨床醫學院、臨床技能綜合培訓中心各位領導、老師的大力支持表示了最誠摯的謝意,感謝臨床技能綜合培訓中心邀請了經驗豐富、業務精湛的骨幹醫師認真研究課題、精心組織備課并提供了各項技能培訓條件的支持。她指出:醫衛學院PAR計劃是為了培養具有家國情懷、文化認同、使命擔當的港澳台僑醫學生領袖,為實現這個培養目标,今年的PAR計劃設置了10個項目,幫助港澳台僑醫學生紮實掌握的醫學基礎知識和提升專業技能。這次培訓,時間緊湊、安排周密、内容豐富,同學們都獲益匪淺。

 

會議第一項,由郭軍副院長為同學們做了《成長與發展》的專題講座。郭軍着重講述了臨床技能的日常訓練的重要性,紮實的基本功,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積累和精進。他告誡在座的同學,在成為一名領導之前,要學會怎麼去做好配角,重視目前正在做的小事,絕對不能好高骛遠。他表示;第一臨床醫學院會配備優質的教學資源,提供更好的平台讓同學們獲得更多地臨床實踐經驗;他鼓勵大家積極參加臨床技能大賽,以賽促學,融會貫通,争取成為一名優秀的醫學生。

          

考核彙報環節,六個小組以不同的主題和方式呈現所學的内容,展示自己的所學所思所想。其中,第一組分享了病曆演變,第二組同學借助曆史故事的方式,為大家科普了無菌術的由來和重要性。第三組、第四組、第五組從内科、外科、防護和急救的課程闆塊展開,通過生動形象的例子介紹了知識點,同時也介紹了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第六組以診病的方式,通過真實的案例展開,診斷過程結合了課程所學的内容,通過臨床思維的提高去判斷分析病因,抽絲剝繭,找到病因。

王斐斐、王華曦、曾冬玉、魯凡四位醫生對每一組的彙報進行了考核點評。魯凡醫生強調了鑒别診斷必須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進行檢查,仔細分析,不能妄下定論。王斐斐醫生強調臨床思維的重要性,除了對疾病診療的思維,還有對醫生職業的一個信仰和熱愛。她希望通過此次培訓,能讓同學們找到自己的興趣,明确未來專業方向的選擇。

最後,由醫學部副主任孟憲軍作總結講話。孟憲軍首先對第一臨床醫學院領導和老師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其次,肯定了參訓學員的學習表現,并且從語言組織能力、現場表達、綜合能力提升等方面提了幾點建議。同時,孟憲軍介紹了醫學部正在開展的臨床醫學專業培養方案修訂工作以及臨床技能大賽的籌備情況,他指出知識、技能、思維、态度這四大模塊構成整個醫學生和醫生的職業素養,其中技能是一個重要的模塊,希望同學們紮實地學好專業知識,熟練地掌握臨床技能,争取成為一名優秀的醫務工作者,為國家的醫療健康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PAR計劃第一期臨床技能強化培訓班旨在提升其臨床技能、臨床思維、醫患溝通、團隊合作等職業勝任力,盡管還存在着一些不足,但參與的同學們都表示收獲滿滿,期待學院能夠提供更多、更好的專業培訓機會。

最後郭軍給大家提出了兩點期望:一是重視人文關懷,不貪圖利益,做好本職工作,成為一名有溫度的好醫生。二是重視身體素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醫生任務繁多、壓力大,平時身強體健才能更好地服務,為健康中國做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