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計劃|2021醫路良師講堂(1) ​——時間管理

發布時間:2022-01-25 發布人:

202159日上午9點,太阳集团1088vip邀請原醫學院副院長、黨委副書記、心理教研室主任馬紹斌老師在醫學院530室舉辦《時間管理的要領和方法》主題講座,并就如何做好時間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等問題與PAR計劃成員及我院學生骨幹進行了分享和交流。

學院黨委副書記、學生黨總支書記李秀玉出席此次會議并發表講話,她指出我院PAR計劃學生和學生骨幹們課業繁重的同時還要兼顧學生活動和工作,因此學會管理時間非常重要,希望本次活動能對參會人員有切實的幫助。

 

馬紹斌老師,作為知名心理培訓專家,足迹遍布各地黨政機關、大型企業、高校等,講課風格深入淺出、生動活潑,注重實際和善于互動,深受學員喜愛。

他從五個方面,利用多個親身經曆的案例開始為在座學生闡述時間管理的方法。

第一,學生幹部應更重視時間管理。醫學生課業負擔重、要求越來越嚴格,而學生幹部還有很多工作,容易感到時間緊張,同時學生幹部期待學習成績理想的同時工作不落後,因此,做好時間管理十分有必要。“時間管理就是自我管理,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态度,是對生命自主地駕馭”,馬老師指出:人人都忙碌,但我們要抓住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設定好目标。同時,他還分享了管理時間的技巧:小單位讓人更加珍惜時間,應使用分鐘作為單位,一天實際上能夠利用的隻有840分鐘(除去8小時睡眠、2小時就餐)。我們的時間不少,但我們充分利用的時間卻不太多。我們要避免電話幹擾、浏覽網頁、不會說“不”等微觀的時間殺手,為自己争取更多的時間。

 

第二,個人高效利用時間的竅門。首先,他介紹了效能的概念。效能=效果+效率,即要用正确的做事方法做正确的事情,并逐一介紹了要事優先法、80/20法則、帕金森定律、克服拖延、感受心流、定義清晰的目标等概念和竅門幫助同學們進行時間管理。

 

第三,團隊高效利用時間的竅門。從“分粥的故事”開始,他強調了團隊管理的重要性。然後介紹管理的手段包括“激”和“勵”,要調動團隊成員的内在驅動力,減少外在性驅動,避免把有趣的工作變成乏味的苦工。要提高凝聚力、依據成員的個性安排任務。他還分享了高效會議的要點、SWOT分析法、頭腦風暴法、魚骨圖法,并提醒同學們要深入尋找事情的真正原因,這樣才能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

第四,工作統籌的技巧。從選擇目标、制定目标、瞄準目标、分解目标四個方面為同學們深入解釋了目标的重要性和如何實踐、完成目标任務提供了啟示。

第五,學生幹部應培養的工作觀念。他認為作為學生幹部要有四個意識:問題意識、結果意識、消化意識、落實意識。要有自動自發的素質,善于發現問題,把問題變成機遇。不滿足于忙碌,追求功勞而非苦勞,注重結果。要及時解決、消化問題和任務,不把問題上交給上級。要100%執行落實好已決定的任務。

最後,馬紹斌激勵同學們:每次進步一點點,在每個環節上進步一點點!

 

附:學

文琳:聽了時間管理講座之後,讓我受益匪淺。年輕就是最大的資本,其實就是在說,年輕的我們要珍惜好利用好把握好時間,不要虛度光陰。我們要珍惜利用好時間,努力充實自己,讓自己成為有價值的人。學會時間管理,善于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在有限的時間裡得到最多的收獲。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不待人,唯有懂得珍惜時間,善于時間管理的人,才不會虛度光陰。

蘇曉霖:參加這次的《時間管理》講座培訓獲益匪淺。研究生階段,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經常感到時間緊張,而馬紹斌老師分享的時間管理的小技巧讓我非常受用:使用分鐘作為單位規劃自己一天的安排,充分了解自己的時間花在哪些事情上,更好地充分利用時間。我認為管理時間不是為了給自己增加時間焦慮,而是做好規劃,培養自己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态,學會用正确的方法處理學習生活中的狀況和壓力,以更加健康平和的心态、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态投入到生活工作中。

李方園:馬老師的講座讓我真真切切體會到了要想成就事業,必須珍惜時間,充分利用時間。時間是自己的,别人拿不走,你也搶不來,一天就那麼24小時,利用得好與不好都是自己的,所以規劃時間的時候越精确越好。此外,零星的時間如果能靈活地加以利用,也可以成為完整的時間,所謂積土成山是也,時間失去甚易,欲得回已無途。

楊佳妮:聽完馬老師的《時間管理的要領和方法》講座,收獲頗豐。馬紹斌老師從多角度為我們介紹了時間管理的辦法:首先我們作為當代醫學生,不僅要完成繁重課業,也要抽空利用業餘時間去充實我們的課外生活,比如強身健體,打造更好的身體素質,其次我們要抓住如何高效利用時間的關鍵,學會擺脫拖延症,從行動開始,向拖延說不,最後,我們身處課題組的團隊之中,更要知道團隊管理的重要性,學會在團隊中如何高效協同合作,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内完成科研任務,為當代醫學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