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計劃-領導力論壇丨醫學科普宣講能力比賽

發布時間:2019-05-24 發布人:學院辦公室

為落實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加強健康科普宣傳,同時結合我院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實際情況,緊緊圍繞學院港澳台僑學生領袖培養工作方案(“PAR”計劃)的目标,聚焦“PAR”計劃成員的醫學科普宣講能力的提升,523日下午,醫學生領導力論壇之醫學科普宣講能力比賽在醫學院408舉行。

參與本次比賽的有基礎醫學院黨委書記陳劍、基礎醫學院黨委副書記孟憲軍、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番禺校區主任祖思萌、基礎醫學院輔導員羅超華、肖冬梅、張鮑歡以及“PAR”計劃成員學生。

比賽開始前,孟憲軍就我院現階段開展的醫學科普活動情況作了簡單的介紹,科普對象主要是廣東偏遠地區農村中小學生,通過在中小學生中加大宣傳教育,實行健康掃盲活動,用中小學生聽得懂、聽得進的方法普及健康知識,培養他們從小就懂得自我健康管理的習慣,讓愛健康就是愛己、愛家、愛國的觀念深植于心,使每個人成為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努力提升全民的健康素養。宣講能力可從學習力、表達力、引領力、親和力和動員力五方面進行考察。促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在提高其宣講能力的同時提高創新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并增強社會責任感。

此次比賽分别設有急救組、心理團輔組和其他組三大類,各成員根據不同的選題自由組合成12支參賽隊,每隊成員不超過3個人,以PPT展示和實操的形式進行宣講,宣講時間要求控制在8分鐘以内,設立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

宣講主題除了目前醫學科普行的急救知識培訓、心理團輔主持、公共衛生預防知識、生理衛生知識外,還包括了怪趣醫學、登革熱小知識、夏季防蟲、睡眠的重要性、精神失調症、近視、狂犬疫苗知識、運動中常見損傷防護等話題。

賽事結束後,學院黨委書記陳劍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番禺校區主任祖思萌分别對參賽隊的表現進行了點評。

陳劍首先對大家的表現進行了肯定,提到比賽的選題信息量大,同學們的互動效果不錯,通過團隊合作進行場景再現等等形式都很好。同時也對如何提升醫學科普宣講能力從選題、宣講對象、科普性、科學性、現場表達、語言組織、儀态等方面提了幾點建議。

祖思萌從專業角度也給各參賽隊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建議,如宣講的内容針對性、宣講的趣味性等等。特别是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科普宣傳,她提到針對不同的受衆對象,選擇更貼近生活的問題,例如抑郁、焦慮等會更好理解,尤其對于中小學生,也許關于心理情緒的調适更适合。另外在心理團輔這部分,還需更加明确心理團輔的意義,讓孩子們知道不隻是做遊戲而已,更多的是讓他們有心理上的收獲和成長,通過遊戲進行心理教育。

在開展醫學科普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對于“PAR”計劃内的學生在積累、辨析醫學科普創作素材、創作科普作品、展示科普成果、提供科普服務的各個環節中,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素質可以得到非常實際的考驗和錘煉;學生的社會适應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開拓創新能力等可以得到全方位的培養和提高。通過開拓學生的視野,調整知識結構,挖掘個人潛能,在互相交流切磋中,切實培養自己的醫學科普實踐能力。

對醫學生健康科普宣講能力的培養,旨在培養他們服務社會的責任意識,增強業務能力,将更多的健康知識普及到社會群衆中去。

(基礎醫學院黨委書記陳劍為一等獎參賽隊頒獎)

(基礎醫學院黨委副書記孟憲軍為二等獎參賽隊頒獎)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番禺校區主任祖思萌為三等獎參賽隊頒獎)

(全體參賽成員與評委老師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