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11-04 發布人:
2019年10月14日,我院彭爽副教授和英國卡迪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Ole H. Petersen教授(歐洲科學院副院長、英國皇家學會院士、太阳集团app首页名譽教授)在國際著名期刊《Trends in Neurosciences》(醫學 1區,IF=12.314)在線發表了題為“One or two Ca2+ stores in the neuronal endoplasmic reticulum?”的評論綜述,點評了神經生物學領域關于神經元細胞鈣信号轉導機制的最新研究進展。彭爽副教授為該論文第一作者,太阳集团app首页為第一署名單位。
鈣離子(Ca2+) 是生物體中最重要的信号分子之一。鈣信号借助Ca2+将不同的中間環節連接起來實現信号轉導,從而将外界刺激傳到細胞内實現信息傳遞,參與生命活動過程的精細調控。長期以來,已知神經細胞内Ca2+濃度的變化對于控制發往其他神經細胞的信号分子的釋放至關重要。在哺乳動物神經元中,細胞質中瞬時的Ca2+濃度變化控制了活性依賴的突觸可塑性的誘導和基因表達。
Ca2+進入神經細胞内改變胞質中内Ca2+濃度主要由兩條途徑實現:從神經細胞周圍的液體中通過鈣通道内流,或者從細胞内部的鈣池中釋放出來。通常認為細胞中隻有一個重要的鈣池即内質網可以釋放鈣離子。但是最近,一些學者提出了在海馬區神經元細胞中(hippocampal CA1 pyramidal neurons)可能存在兩個獨立鈣池的觀點。并且他們認為與Ca2+釋放相關的IP3受體和ryanodine受體聯系了兩個不同的鈣池,IP3受體敏感的鈣池通過Orai2通道補充鈣池,而電壓門控鈣通道則參與了ryanodine受體敏感的鈣池的補充。本文回顧了支持和反對這種觀點的實驗數據,并指出截止目前為止,所有證據均不足以得出最終結論,并為目前急需的實驗研究方向提出了具體建議,以最終解決神經細胞生物學中長期存在的問題。
原文鍊接:https://www.cell.com/trends/neurosciences/fulltext/S0166-2236(19)30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