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1-30 發布人:
2018年11月20日,國際學術權威刊物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美國病理學雜志》在線發表了太阳集团app首页基礎醫學院李志傑教授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論文題目為“Antibiotic-induced Dysbiosis of Gut Microbiota Impairs Corneal Nerve Regeneration by Affecting CCR2 negative Macrophage Distribution”。該研究被本期雜志作為亮點論文之一推薦介紹。課題組博士後研究員劉俊和碩士研究生邬明娟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李志傑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
雖然抗生素在幫助人類抵禦感染性病菌和挽救生命的過程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過度地使用也會給人類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如破壞腸道内共生菌群的平衡。已有研究表明腸道菌群的失衡與人體的肥胖代謝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大腦神經退化以及損傷腸組織的修複延遲密切相關。然而,目前關于腸道菌群與眼表損傷修複之間關系的研究仍是空白。該研究發現長期口服抗生素可引起小鼠腸道菌群的失調并顯著損害眼角膜創傷後的神經再生。通過腸道菌群移植重建正常的腸道微生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恢複角膜神經的正常再生過程。使用細胞分選技術和轉錄組測序分析,發現C-C趨化因子受體2型(chemokine receptor type 2,CCR2)陰性(CCR2─)的角膜巨噬細胞是介導角膜神經再生的關鍵細胞。該細胞可通過産生不同類型的神經營養因子促進神經的再生。局部過繼轉移CCR2─巨噬細胞可促進抗生素處理小鼠的角膜神經再生。最後,該研究發現口服益生菌(一類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可顯著增加抗生素處理小鼠的CCR2─角膜巨噬細胞的數量并顯示促進神經再生的能力。總之,這些發現揭示了腸道菌群的正常穩态與角膜神經再生之間的密切聯系,以及益生菌具有改善角膜局部微環境加速神經再生的潛在能力。
該項研究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81470603, 81770962, 81700808),中國博士後面上項目(2017M622913)和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博士啟動項目(2018A030310605)資助。
原文鍊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sd/article/S000294401830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