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10-24 發布人:學院辦公室
今年是廣東省新時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的第三年,是承上啟下、全面突破的關鍵一年。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于開展愛心捐贈活動的通知》(粵教辦函〔2018〕159号)和《中共太阳集团app首页委員會關于開展2018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愛心捐贈活動的通知》(暨黨通〔2018〕9号)精神,基礎醫學院黨委于近日組織開展2018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
本次活動由各教職工黨支部書記和學生輔導員進行組織,充分發動了包括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實驗動物管理中心等單位的廣大師生積極參與。截止到2018年7月16日,收到蘇國輝等200位師生共16963.79元的捐款(明細見附表)。這200位師生以實際行動響應黨中央号召,支持我國脫貧攻堅工作,對他們給予通報表揚。希望學院全體師生以他們為榜樣,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特此通報
中共太阳集团app首页基礎醫學院委員會
2018年7月16日
附:
2018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教職工愛心捐款統計表 | |||
序号 | 單位 | 姓名 | 數額(元) |
1 | 機關 | 陳劍 | 200 |
2 | 機關 | 王華東 | 200 |
3 | 機關 | 孟憲軍 | 100 |
4 | 機關 | 李晶 | 100 |
5 | 機關 | 白劍 | 60 |
6 | 機關 | 劉玲 | 60 |
7 | 機關 | 趙紅英 | 60 |
8 | 機關 | 李杲 | 60 |
9 | 機關 | 羅超華 | 60 |
10 | 機關 | 肖冬梅 | 60 |
11 | 機關 | 曹文媛 | 60 |
12 | 病理學系 | 鐘雪雲 | 100 |
13 | 病理學系 | 杜彬 | 100 |
14 | 病理學系 | 王麗輝 | 100 |
15 | 病理學系 | 鐘穎 | 60 |
16 | 病理學系 | 甘進鋒 | 60 |
17 | 形态中心 | 何文芳 | 100 |
18 | 病理學系 | 林琛莅 | 100 |
19 | 病理學系 | 劉凱珊 | 100 |
20 | 病理學系 | 李平 | 100 |
21 | 生物化學系 | 陳萬群 | 100 |
22 | 生物化學系 | 張帥 | 100 |
23 | 生物化學系 | 嚴玉霞 | 100 |
24 | 生物化學系 | 吳顔晖 | 100 |
25 | 生物化學系 | 林春蘭 | 100 |
26 | 生物化學系 | 蔣建偉 | 100 |
27 | 生物化學系 | 張嘉晴 | 100 |
28 | 生物化學系 | 費嘉 | 100 |
29 | 生物化學系 | 吳志慧 | 50 |
30 | 中心實驗室、血液學研究所 | 李揚秋 | 200 |
31 | 血液學研究所 | 蘭雨 | 100 |
32 | 血液學研究所 | 何冬梅 | 100 |
33 | 血液學研究所 | 李萡 | 100 |
34 | 血液學研究所 | 吳秀麗 | 100 |
35 | 中心實驗室、血液學研究所 | 劉革修 | 100 |
36 | 血液學研究所 | 陳少華 | 100 |
37 | 血液學研究所 | 曾成武 | 100 |
38 | 血液學研究所 | 譚廣銷 | 60 |
39 | 血液學研究所 | 金真伊 | 60 |
40 | 眼科研究所 | 李志傑 | 100 |
41 | 眼科研究所 | 陳建蘇 | 100 |
42 | 眼科研究所 | 傅婷 | 50 |
43 | 眼科研究所 | 潘紅衛 | 100 |
44 | 眼科研究所 | 薛芸霞 | 60 |
45 | 眼科研究所 | 董棟 | 60 |
46 | 中心實驗室 | 餘權 | 60 |
47 | 中心實驗室 | 谷景義 | 100 |
48 | 中心實驗室 | 于波 | 60 |
49 | 病理生理學系 | 胡巢鳳 | 100 |
50 | 病理生理學系 | 李紅梅 | 60 |
51 | 病理生理學系 | 王彥平 | 60 |
52 | 病理生理學系 | 朱麗紅 | 100 |
53 | 病理生理學系 | 董軍 | 100 |
54 | 病理生理學系 | 陸大祥 | 200 |
55 | 病理生理學系 | 林白霜 | 100 |
56 | 病理生理學系 | 陳妙玲 | 60 |
57 | 病理生理學系 | 盧萍 | 60 |
58 | 病理生理學系 | 羅森 | 60 |
59 | 病理生理學系 | 餘小慧 | 60 |
60 | 病理生理學系 | 宋延君 | 60 |
61 | 病理生理學系 | 魏偉 | 100 |
62 | 病理生理學系 | 金富軍 | 60 |
63 | 病理生理學系 | 戚仁斌 | 100 |
64 | 病理生理學系 | 王達安 | 100 |
65 | 病理生理學系 | 呂秀秀 | 100 |
66 | 病理生理學系 | 付詠梅 | 60 |
67 | 病原生物學系 | 張玲敏 | 100 |
68 | 病原生物學系 | 吳春雲 | 60 |
69 | 病原生物學系 | 程梅 | 60 |
70 | 病原生物學系 | 彭爽 | 100 |
71 | 病原生物學系 | 楊光 | 100 |
72 | 病原生物學系 | 張鮑歡 | 60 |
73 | 病原生物學系 | 袁桂秀 | 60 |
74 | 生理學系 | 許戈陽 | 100 |
75 | 生理學系 | 王躍春 | 100 |
76 | 生理學系 | 何斯純 | 100 |
77 | 生理學系 | 周卓妍 | 100 |
78 | 生理學系 | 樊曉娜 | 60 |
79 | 生理學系 | 謝敏 | 60 |
80 | 生理學系 | 張紅美 | 60 |
81 | 生理學系 | 郭景慧 | 100 |
82 | 生理學系 | 陳俊江 | 60 |
83 | 人體解剖學系 | 郭國慶 | 100 |
84 | 人體解剖學系 | 曹長姝 | 100 |
85 | 人體解剖學系 | 張吉鳳 | 60 |
86 | 人體解剖學系 | 武鳳鳴 | 60 |
87 | 人體解剖學系 | 李炯 | 60 |
88 | 人體解剖學系 | 李素梅 | 60 |
89 | 人體解剖學系 | 呂來清 | 100 |
90 | 人體解剖學系 | 沈偉哉 | 100 |
91 | 人體解剖學系 | 潘三強 | 100 |
92 | 人體解剖學系 | 陳品超 | 100 |
93 | 人體解剖學系 | 李洪英 | 100 |
94 | 微生物與免疫學系 | 江振友 | 100 |
95 | 微生物與免疫學系 | 林晨 | 100 |
96 | 微生物與免疫學系 | 王鵬程 | 100 |
97 | 微生物與免疫學系 | 王輝 | 100 |
98 | 微生物與免疫學系 | 施珊珊 | 60 |
99 | 微生物與免疫學系 | 吳莎 | 60 |
100 | 微生物與免疫學系 | 王志鵬 | 100 |
101 | 微生物與免疫學系 | 胡萍 | 100 |
102 | 微生物與免疫學系 | 陳國兵 | 100 |
103 | 藥理學系 | 林熙 | 100 |
104 | 藥理學系 | 張海鵬 | 100 |
105 | 藥理學系 | 肖飛 | 100 |
106 | 藥理學系 | 劉小文 | 100 |
107 | 藥理學系 | 齊琦 | 100 |
108 | 藥理學系 | 羅煥敏 | 100 |
109 | 藥理學系 | 高勤 | 100 |
110 | 藥理學系 | 翁文 | 100 |
111 | 藥理學系 | 章佩芬 | 100 |
112 | 藥理學系 | 李曉光 | 60 |
113 | 藥理學系 | 朱林燕 | 100 |
114 | 預防醫學系 | 荊春霞 | 100 |
115 | 預防醫學系 | 董曉梅 | 100 |
116 | 預防醫學系 | 武曉豔 | 100 |
117 | 預防醫學系 | 蔡玲 | 100 |
118 | 預防醫學系 | 吳赤蓬 | 100 |
119 | 預防醫學系 | 陶倩 | 100 |
120 | 預防醫學系 | 陳青山 | 100 |
121 | 預防醫學系 | 劉國甯 | 100 |
122 | 預防醫學系 | 張文娟 | 100 |
123 | 預防醫學系 | 王麗君 | 60 |
124 | 預防醫學系 | 劉超群 | 60 |
125 | 組織胚胎學系 | 常青 | 100 |
126 | 組織胚胎學系 | 黃華梅 | 100 |
127 | 組織胚胎學系 | 王廣 | 100 |
128 | 組織胚胎學系 | 程欣 | 100 |
129 | 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 | 蘇國輝 | 1000 |
130 | 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 | 徐穎 | 100 |
131 | 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 | 曲宜波 | 200 |
132 | 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 | 林莉 | 100 |
133 | 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 | 李昂 | 100 |
134 | 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 | 王青松 | 100 |
135 | 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 | 段娟 | 60 |
136 | 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 | 王美芝 | 60 |
137 | 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 | 程晨 | 60 |
138 | 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 | 陳功 | 1000 |
139 | 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 | 宋興榮 | 200 |
140 | 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 | 郭祥玉 | 100 |
141 | 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 | 于盼盼 | 100 |
142 | 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 | 孫小明 | 60 |
143 | 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 | 王可 | 60 |
144 | 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 | 周立兵 | 500 |
145 | 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 | 任超然 | 100 |
146 | 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 | 師玲玲 | 100 |
147 | 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 | 黃永霞 | 60 |
148 | 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 | 楊婷婷 | 60 |
149 | 實驗動物管理中心 | 傅江南 | 100 |
150 | 實驗動物管理中心 | 邢會傑 | 100 |
151 | 實驗動物管理中心 | 方梅霞 | 100 |
152 | 實驗動物管理中心 | 宋琳亮 | 60 |
153 | 實驗動物管理中心 | 和君 | 100 |
154 | 實驗動物管理中心 | 趙月 | 60 |
155 | 實驗動物管理中心 | 齊春麗 | 60 |
156 | 實驗動物管理中心 | 張建平 | 60 |
157 | 實驗動物管理中心 | 關潔賓 | 60 |
158 | 醫學部 | 梁明浩 | 60 |
合計 | 16340 |
2018年“廣東扶貧濟困日”學生愛心捐款統計表 | |||
序号 | 專業年級 | 姓名 | 數額(元) |
1 | 2016級病原微生物學 | 張宗義 | 20 |
2 | 2016級病理生理學 | 李光明 | 15 |
3 | 基礎醫學院預防醫學系 | 賴彩雲 | 10 |
4 | 基礎醫學院預防醫學系 | 丁成鶴 | 20 |
5 | 2017級免疫學 | 朱金豔 | 20 |
6 | 2017級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 肖書 | 10 |
7 | 2017級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 張賀平 | 15 |
8 | 2017級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 吳美建 | 20 |
9 | 2017級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 李夢思 | 10 |
10 | 2017級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 溫彩燕 | 10 |
11 | 2017級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 吳勇 | 20 |
12 | 2017級病理生理學 | 俞美聲 | 20 |
13 | 2017級生理學 | 趙婵 | 10 |
14 | 2017級生理學 | 程錦霞 | 20 |
15 | 2017級藥理學 | 蔣君幸 | 20 |
16 | 2017級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 唐海傑 | 10 |
17 | 2017級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 許亞菲 | 20 |
18 | 15級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 範沖竹 | 10 |
19 | 15級病原生物學 | 秦洪瓊 | 20 |
20 | 15級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 林俊 | 10 |
21 | 2016級臨床醫學省二醫班 | 胡金芳 | 10 |
22 | 2016級臨床醫學省二醫班 | 何心怡 | 5 |
23 | 神經生物學16級 | 術蓉 | 10 |
24 | 神經生物學17級 | 黃曉丹 | 20 |
25 | 神經生物學15級 | 黃魯 | 28 |
26 | 神經生物學15級 | 席月 | 20 |
27 | 神經生物學15級 | 康賽 | 20 |
28 | 神經生物學15級 | 許迪 | 5 |
29 | 神經生物學16級 | 陳曉霞 | 20 |
30 | 神經生物學16級 | 王平潔 | 20 |
31 | 神經生物學17級 | 李楚萍 | 20 |
32 | 2016級臨床醫學深圳班 | 郭雪瑞 | 50 |
33 | 2016級臨床醫學深圳班 | 郭曉丹 | 6.66 |
34 | 2016級臨床醫學深圳班 | 王凡凡 | 16.88 |
35 | 2016級臨床醫學深圳班 | 董姝彤 | 10 |
36 | 2016級臨床醫學深圳班 | 謝惠蓮 | 10 |
37 | 2016級臨床醫學深圳班 | 吳悅 | 5.2 |
38 | 2016級臨床醫學深圳班 | 段華琳 | 8.88 |
39 | 2016級臨床醫學深圳班 | 石一航 | 9.97 |
40 | 2016級臨床醫學深圳班 | 鹿丁元 | 10 |
41 | 2016級臨床醫學深圳班 | 陳俊良 | 3 |
42 | 2016級臨床醫學深圳班 | 婁芳芳 | 5.2 |
合計 | 623.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