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醫學院許戈陽副教授課題組的研究成果在《Ebiomedicine》雜志上發表

發布時間:2018-07-06 發布人:

    2018年5月30号,我院許戈陽副教授在《Ebiomedcine》雜志(該雜志由《The lancet》和《Cell》聯合創辦的開源期刊,旨在促進基礎醫學向臨床醫學的轉化,2018年首個影響因子為6.18)發表了題為Taked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5-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 Complex 1 Signaling Contributes to the Increment of Glucagon-LikePeptide-1 Production after Roux-en-Y Gastric Bypass的原創性文章。該文章介紹了近年來RYGB減重手術促進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合成分泌新機制。

    Roux-en-Y胃旁路手術(簡稱RYGB)是一種改變腸道結構、關閉大部分胃功能的外科手術,是治療病态性肥胖應用最多的手術方式。該手術不僅使肥胖症患者體重得到顯著持久的減輕,且顯著降低肥胖症患者因糖尿病所緻的死亡率。GLP-1是腸道分泌的一種腦腸肽,具有促進胰島素分泌,發揮葡萄糖濃度依賴性降糖作用,抑制攝食,減輕體重等作用。2015年,許戈陽老師團隊發現小鼠腸内分泌細胞L細胞能量感受分子mTOR促進GLP-1的生成(該項工作發表于《Diabetologia》,A1-1區),在此研究基礎上,目前他們的研究進一步發現TGR5(TGR5是膽汁酸受體)-mTORC1信号通路介導了RYGB誘導的小鼠和人類GLP-1術後的改變。該課題首先發現肥胖患者、肥胖小鼠行RYGB手術後腸道TGR5-mTOR信号通路活性顯著升高。另外通過LC-MS/MS液相二級質譜技術檢測發現,術後血漿脫氧膽酸DCA(遊離次級膽汁酸)變化與mTOR活性變化呈現正相關關系。細胞實驗發現,通過DCA通過刺激TGR5和mTORC1形成複合物後上調GLP-1的合成和分泌。論證了DCA-TGR5-mTORC1信号通路介導了RYGB對GLP-1的産生刺激作用。這一發現,為減重手術治療重度肥胖合并糖尿病提供了一種新的機制,為将來開發替代手術治療的“藥物性胃旁路手術”提供理論依據。 

   

    華僑醫院内鏡中心翟賀甯博士、基礎醫學院生理系2016級碩士生彭苗,2014級臨床醫學本科生李智為該文共同第一作者。生理系許戈陽副教授和深圳大學張炜真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770794、31401001和81730020)的支持,文章鍊接:https://www.ebiomedicine.com/article/S2352-3964(18)30190-7/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