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7-04 發布人:
現代醫學發展階段,生物科學迅猛發展,尤其是高新技術的突飛猛進及其向醫學的廣泛滲透,正在給醫學和醫療衛生體系帶來革命性的變化,醫生的角色也在逐漸轉變。世界衛生組織明确要求: 21 世紀的醫生,應是優秀的衛生管理人才。無論面對社區管理、病區管理或是醫療團隊管理,都需要醫生具備較強的領導力,從而在醫療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結合基礎醫學院人才培養方案,緊緊圍繞基礎醫學院港澳台僑學生領袖培養工作方案(“PAR”計劃)培養目标,建立醫學生領導力人才培養觀念,結合我院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實際情況,重點培養醫學生關于領導力的思維模式、态度和技能,從學習力、決斷力、組織力、教導力、推行力、感召力六個方面逐步提高醫學生領導力。
6月28日晚,基礎醫學院在醫學院408學生活動中心和530會議室開展了PAR計劃醫學生領導力論壇第一期活動。在輔導員肖冬梅和蘇思思的組織和帶領下,PAR計劃成員積極參與整場活動,活動由鹿丁元和杜錦霞同學主持。
PAR成員齊聚醫學院408學生活動中心
醫學生領導力論壇旨在将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有效融合,采取多種創新活動方式,如角色扮演、PBL、臨床模拟、理論知識運用、案例分析等。
第一期活動分設了團隊體驗、主題演講以及醫學生科研與學習的經驗分享三大環節。
團隊體驗旨在增進内、外招生之間的了解,為彼此相互學習,共同成長奠定良好感情基礎,同時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團隊互動
團隊合作
團隊展示
主題演講環節,以領導學系統知識為主,并結合對社會熱點、公共政策、心理學、曆史、醫療領域等的關注,加強醫學生對知識的有效遷移能力,熟練運用具有管理學和統籌的技能、靈活的思維能力、相關的技巧和方法。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安排了近一個月的學習時間,各小組進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形成思想的碰撞,最後每一組選一名代表出來參加主題演講。
進行本次精彩演講的共有五名同學作為各小組代表,一名内招生,四名名外招生。演講伊始,2017級内招生杜錦霞同學指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從全球化開始的那一刻起,全人類的命運就聯系在了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各個國家隻有互助才能共赢,在合作中謀求發展。
杜錦霞同學
來自澳門2016級外招生林雄同學認為,如果說常規戰争的結果通常都是有輸有赢的博弈的話,那麼核戰争就是兩敗俱亡的博弈,甚至那些沒有參與戰争的人們也會遭到毀滅。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定義就是各個國家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夥伴關系。
林雄同學
同樣來自澳門的2017級外招生柯健瑜和吳嘉誠兩位同學也毫不遜色,慷慨陳詞地闡發自己對命運共同體的理解,并積極呼籲在座同學愛護環境,為人類環境的命運共同體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吳嘉誠同學
柯健瑜同學
來自台灣的謝宜榕同學更是高屋建瓴,從當代時政出發,分别讨論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
謝宜榕同學
最後在醫學院530的經驗分享會對臨近期末的同學們更是一場“及時雨”。當他們處于期末複習的疑惑彷徨時期,2015級優秀學生李銘德的分享無疑給同學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李銘德同學是2015級臨床醫學本部班的同學,學習成績優異,在專業學習之餘,積極參加學院血液研究所科研工作,通過自身的努力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從他的分享交流中,同學們紛紛感慨“一份耕耘一分收獲”。正是由于李銘德的自我嚴格要求,才有了他拔高的學習績點及紮實的科研動手能力。雖然是短短的分享交流會,也讓PAR計劃的同學們受到了莫大的啟發與鼓勵。
無論是團隊體驗,或者是主題演講,更或者是經驗分享,對于PAR成員都是一場很好的思想碰撞,希望學生于思想碰撞中有所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