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太阳集团app首页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發布時間:2021-06-07 發布人:辦公室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對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管理,保證碩士研究生的入學質量和招生工作順利進行,根據教育部的精神與要求,特制定我校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本招生簡章若與教育部相關規定不一緻,則以教育部文件為準。

第二條 2018年太阳集团app首页面向中國大陸高校計劃招收全日制碩士生約2800人,其中學術型碩士生約1500人,專業學位碩士生約1300人;計劃招收非全日制碩士生約400人;共計劃招收碩士生3200人。實際招生規模以教育部下達計劃為準。其中,我校“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招生約40人,“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招生約20人,單獨考試專項計劃招生約10人。

第三條招生專業目錄中公布的各學院、各學科專業的招生指标僅為預計招生數,且已包含推免生名額。學校将根據推免生接收錄取情況,于201710月中旬再詳細公布各學院各專業的統招計劃。在2018年錄取階段,我校将根據教育部下達計劃與統考生初、複試情況對各專業招生計劃進行相應調整。最終招生總人數以教育部正式下達的招生計劃文件為準,拟招收推免生人數以最後推免生系統确認的錄取人數為準。

第四條我校招收碩士研究生,是為了培養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遵紀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層次學術型專門人才以及具有較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碩士研究生按其學習方式分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兩種。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國家研究生招生規定,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或者國家承認的其他入學方式,被具有實施研究生教育資格的高等學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機構錄取,在基本修業年限或者學校規定年限内,全脫産在校學習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國家研究生招生規定,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或者國家承認的其他入學方式,被具有實施研究生教育資格的高等學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機構錄取,在基本修業年限或者學校規定的修業年限(一般應适當延長基本修業年限)内,在從事其他職業或者社會實踐的同時,采取多種方式和靈活時間安排進行非脫産學習的研究生。

第五條招生對象主要為國家承認學曆的應屆本科畢業、本科畢業以及具有與本科畢業同等學力的中國内地公民。考試方式分為全國統一考試、聯合考試、單獨考試以及推薦免試。

第二章報名

第六條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僅限大陸地區)。

(二)擁護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三)身心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我校相關規定。

(四)考生必須符合下列學曆等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曆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曆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錄取當年91日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曆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學曆後滿2年(從畢業後到錄取當年91日,下同)或2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且符合我校根據培養目标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

4.國家承認學曆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5.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6.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7.同等學力考生報考應同時滿足以下具體業務要求:

1)通過英語CET-4級或達到同等水準;

2)已修讀8門本科階段主幹課程。

3)我校部分專業不接受同等學力或跨專業考生,詳見招生目錄相關專業要求。

第七條報名參加全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報名參加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六條中的各項要求。

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非法學專業(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不得報考)。

(二)報名參加法律碩士(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六條中的各項要求。

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法學專業(僅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方可報考)。

(三)報名參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遊管理、工程管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六條中第(一)、(二)、(三)各項的要求。

2.大學本科畢業後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學曆後,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或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相關考試招生政策同時按照《教育部關于進一步規範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見》(教研〔20162号)有關規定執行。

(四)報名參加除法律(非法學)、法律(法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遊管理、工程管理外的其他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第六條中的各項要求。

第八條報名參加單獨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符合第六條中第(一)、(二)、(三)各項的要求。

(二)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學曆後連續工作4年以上,業務優秀,已經發表過研究論文(技術報告)或者已經成為業務骨幹,經考生所在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推薦,定向就業本單位的在職人員;或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後工作2年以上,業務優秀,經考生所在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推薦,定向就業本單位的在職人員。

第九條經本科畢業學校(具有開展推免工作資格的高校)選拔并确認資格的推免生,須在國家規定時間内登錄“全國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系統”(網址:http://yz.chsi.com.cn/tm)填報志願,并在我校規定時間來校參加複試。規定截止日期前仍未落實接收單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資格。已被招生單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報名參加全國統考。

凡按規定可接受應屆本科畢業生報考的學科(類别)、專業(領域)均可接收推免生。

第十條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現場确認兩個階段。所有參加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均須進行網上報名,并到報名點現場确認網報信息、繳費和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選擇就讀學校所在省(區、市)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現場确認手續;單獨考試考生應選擇招生單位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現場确認手續;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遊管理和工程管理等專業學位的考生和其他考生應選擇工作或戶口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現場确認手續。

(一)網上報名要求。

1.網上報名時間:2017101031日每天9:00-22:00 。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再修改報名信息。網上預報名時間為2017924日至9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在規定時間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網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網址:http://yz.chsi.cn,以下簡稱“研招網”)浏覽報考須知,按教育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報考點以及報考招生單位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報信息。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再修改報名信息。考生報名時須簽署《考生誠信考試承諾書》。

3.考生報名時隻填報一個招生單位的一個專業。待考試結束,教育部公布考生進入複試基本分數要求後,考生可通過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了解招生單位的生源缺額信息,并按相關規定自主多次平行填報多個調劑志願。

4.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的人員,應按我校要求如實填寫學習情況和提供真實材料。

5.考生(含推免生)要準确填寫本人所受獎懲情況,特别是要如實填寫在參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紀、作弊所受處罰情況。對弄虛作假者,我校将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嚴肅處理。

6.報名期間将對考生學曆(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并在考生提交報名信息三天内反饋校驗結果。考生可随時上網查看學曆(學籍)校驗結果。考生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曆(學籍)信息。

未通過學曆(學籍)校驗的考生應及時到學籍學曆權威認證機構進行認證,在現場确認時将認證報告交報考點核驗。

7.按規定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的考生,在網上報名時須如實填寫少數民族身份,且申請定向就業少數民族地區。

8.“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招生以考生報名時填報确認的信息為準。

9.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高校學生”指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科(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下同)。考生報名時應選擇填報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并按要求填報本人入學、入伍、退役等相關信息。

10.國防生和現役軍人報考地方或軍隊招生單位,以及地方考生報考軍隊招生單位,應事先認真閱讀了解解放軍及招生單位有關報考要求,遵守保密規定,按照規定填報報考信息。不明之處應事先與招生單位聯系。

11.考生應認真了解并嚴格按照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選擇填報志願。因不符合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造成後續不能現場确認、考試、複試或錄取的,後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12.考生應按要求準确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并提供真實材料。考生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或錄取的,後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二)現場确認要求。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須到各報考點指定地方現場核對并确認網上報名信息,現場确認時間以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的公告為準,逾期不再補辦。具體時間地點詳見各報考點公告。

2.考生現場确認應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曆證書(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和網上報名編号,由報考點工作人員進行核對。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還應提交本人《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

3.在錄取當年91日前可取得國家承認本科畢業證書的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本科生,須憑頒發畢業證書的省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辦公室或網絡教育高校出具的有關證明方可辦理網上報名現場确認手續。

4.未通過網上學曆(學籍)校驗的考生,在現場确認時應提供學曆(學籍)認證報告,以供核驗。

5.所有考生均要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确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确認後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後果由其自行承擔。

6.考生按規定繳納報考費,按報考點規定配合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7. 報考點工作人員發現有考生僞造證件時,應通知并配合公安機關暫扣相關證件。

第十一條每一位考生須認真按照我校招生簡章要求自行核對是否符合報考條件。因報考條件不符帶來的相應後果由考生自負。我校将重點核查考生填報的學曆(學籍)信息,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準予考試。

考生應在20171214日至1225日期間,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塗改。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居民身份證參加考試。

第三章初試

第十二條初試日期:20171223日至1224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過3小時的考試科目在1225日進行。

第十三條初試一般設置四個單元考試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業務課一和業務課二,滿分分别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第十四條教育學、曆史學、醫學門類初試設置三個單元考試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專業基礎綜合,滿分分别為100分、100分、300分。

中藥學、藥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公共衛生、護理等專業學位碩士初試設置三個單元考試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專業基礎綜合,滿分分别為100分、100分、300分。

會計、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遊管理、工程管理和審計專業學位碩士初試設置兩個單元考試科目,即外國語、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滿分分别為100分、200分。

第十五條關于考試科目。

(一)全國統考科目為思想政治理論、英語一、英語二、俄語、日語、數學一、數學二、數學三、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曆史學基礎、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二)全國聯考科目為數學(農)、化學(農)、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動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法碩聯考專業基礎(非法學)、法碩聯考綜合(非法學)、法碩聯考專業基礎(法學)、法碩聯考綜合(法學)(其中: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曆史學基礎、數學(農)、化學(農)、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動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試題由招生單位自主選擇使用)。

(三)自命題科目由學校負責。

(四)初試方式均為筆試。

第四章複試

第十六條複試是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創新能力、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等,是碩士研究生錄取的必要環節,複試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第十七條教育部按照一區、二區制定并公布參加全國統考和聯考考生進入複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一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遼甯、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重慶、四川、陝西等21省(市);二區包括内蒙古、廣西、海南、貴州、雲南、西藏、甘肅、青海、甯夏、新疆等10省(區)。

報考地處二區招生單位且畢業後在國務院公布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就業的少數民族普通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或者工作單位在國務院公布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定向就業原單位的少數民族在職人員考生,可按規定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

第十八條學校在國家确定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基礎上,結合生源和招生計劃等情況,自主确定本單位進入複試的基本要求及其它學術要求。學校根據教育部相關要求自主确定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和中醫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進入複試的初試成績要求。

學校依據教育部有關政策自主确定并公布單獨考試的考生和“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考生進入複試的初試成績要求。

第十九條對初試公共科目成績略低于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但專業科目成績特别優異或在科研創新方面具有突出表現的考生,可向學校提出破格複試的申請。經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同意後,方可參加複試。合格生源(含調劑生源)充足的招生專業原則上不受理破格複試申請。破格複試考生不得調劑。

第二十條各學科專業複試方案由學校研究生院統籌,各招生單位負責制定,内容包括複試時間、地點、方式、初試成績基本線、差額複試比例、複試權重、複試考生名單等。複試方案、複試辦法、程序要求由研究生院負責公布,複試工作細則由各招生單位制定。全部複試工作一般應在20184月底前完成。複試應采取差額形式,差額比例一般不低于150%,生源充足的專業,要适度擴大差額複試比例。

第二十一條對以同等學力身份(以報名時填報的信息為準)報考的考生,複試時,應加試至少兩門本科主幹課程。加試科目不得與初試科目相同,加試方式為筆試,加試科目成績不計入複試總成績,但不及格者不予錄取。報考法律碩士(非法學)、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旅遊管理碩士等專業學位的同等學力考生可以不加試。對成人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複試時尚未取得本科畢業證書的自考和網絡教育考生是否予以加試,由各學院自主決定。

第二十二條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旅遊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會計碩士、審計碩士的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在複試中進行,由學校統一命題管理,成績計入複試總成績。

第二十三條外國語聽力及口語測試在複試中進行,成績計入複試總成績。

第二十四條各招生單位在複試前應對考生的居民身份證、學曆證書(以報名現場确認截止日期前所獲得的文憑為準)、學曆學籍認證報告、學生證等報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資格進行嚴格審查,對不符合規定者,不予複試。

對考生的學曆學籍信息有疑問的,招生單位應要求考生在規定時間内提供權威機構出具的認證證明。

少數民族考生身份以報考時查驗的身份證為準,複試時不得更改。少數民族地區以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的《全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簡表》為準。

學校認為有必要時,可對考生再次複試。

第二十五條參加“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赴外漢語教師志願者”等項目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考生,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高校學生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退役,達到報考條件後,3年内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在部隊榮立二等功及以上,符合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考條件的,可申請免試(初試)攻讀碩士研究生。

參加“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項目服務期滿、考核稱職以上的考生,3年内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其中報考人文社科類專業研究生的,初試總分加15分。學校研究生招生辦公室要對加分項目考生提供的相關證明材料進行認真核實。

第二十六條考生體檢工作由招生單位在複試階段組織進行,體檢須在招生單位指定的二級甲等以上醫院進行。招生單位參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聯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号)規定,結合招生專業實際情況,提出本單位體檢要求。

第五章調劑

第二十七條考生調劑基本條件:

(一)符合調入專業的報考條件。

(二)初試成績符合第一志願報考專業在調入地區的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

(三)調入專業與第一志願報考專業相同或相近。

(四)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統考科目原則上應相同。

(五)第一志願報考照顧專業(指體育學及體育碩士,中醫學、中西醫結合及醫學臨床碩士中的中醫類專業,工學照顧專業及工程碩士照顧專業,下同)的考生若調劑出本類照顧專業,其初試成績必須達到調入地區該照顧專業所在學科門類(類别)的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第一志願報考非照顧專業的考生若調入照顧專業,其初試成績必須符合調入地區對應的非照顧專業學科門類(類别)的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體育學與體育碩士、中醫學中西醫結合及醫學臨床碩士中的中醫類專業,工學照顧專業及工程碩士照顧專業之間互調按照顧專業内部調劑政策執行。

(六)第一志願報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遊管理、會計、圖書情報、審計專業學位的考生可相互調劑,但不得調入其他專業;其他專業考生也不得調入以上7個專業。第一志願報考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的考生不得調入其他專業,其他專業考生也不得調入該專業。

(七)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人骨幹人才計劃的考生不得調劑到該計劃以外錄取;未報考的不得調劑入該計劃錄取。

(八)參加單考的考生不得調劑。

(九)報考臨床醫學類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考生可按相關政策調劑到其他專業,報考其他專業(含醫學學術學位)的考生不可調劑到臨床醫學類專業學位。

第二十八條所有調劑考生必須通過教育部指定的“全國碩士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進行。

第二十九條我校原則上隻調劑接收一流大學優秀本科畢業生。

第六章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

第三十條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現實表現,内容應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現、道德品質、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等方面。招生單位要将考生考試誠信狀況作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錄取的重要依據,考核結果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第三十一條學校在複試的同時,可組織思想政治工作部門、導師與考生面談,直接了解考生思想政治情況;還可采取“函調”或“派人外調”的方式對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拟錄取名單确定後,學校應向考生所在單位函調人事檔案和本人現實表現等材料,全面審查其政治思想情況。函調的考生現實表現材料,需由本人檔案所在單位的人事、政工部門加蓋公章。

第七章錄取

第三十二條學校根據國家下達的招生計劃、複試錄取辦法以及考生初試複試成績、思想政治表現、身心健康狀況等擇優确定拟錄取名單。

第三十三條學術型招生計劃可調整到專業學位使用,但專業學位招生計劃不得調整到學術型專業使用。全日制招生計劃和非全日制招生計劃不得調整使用。

第三十四條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均須在被錄取前與招生單位、用人單位分别簽訂定向就業合同;參加單獨考試的考生,隻能被錄取為回原單位的定向就業碩士研究生。考生因報考碩士生與所在單位産生的問題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此造成不能複試或無法錄取,招生單位不承擔責任。

第三十五條經考生确認的報考信息在錄取階段一律不作修改,對報考資格不符合規定者不予錄取。各招生單位不得将未通過或未完成學曆(學籍)審核的考生列入拟錄取名單公示或上報。

招生單位為錄取考生打印《錄取登記表》,蓋章後存入考生的人事檔案。

第三十六條新生應按時報到。不能按時報到者,須有正當理由和有關證明,并向招生單位請假。無故逾期2周不報到者,取消入學資格。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入學時(91日前)未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者,取消錄取資格。

新生報到後,招生單位應對其進行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專業素質、身心狀況等全面複查,發現有不符合标準者按照本單位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第三十七條被錄取的新生,經本人申請和招生單位同意後可以保留入學資格,工作12年,再入學學習。錄取為保留入學資格的考生納入招生單位當年的招生計劃。

第三十八條拟錄取名單由研究生院統一公示,且公示時間不少于10個工作日,公示期間名單不得修改;名單如有變動,須對變動部分做出說明,并對變動内容另行公示10個工作日。未經研究生院公示的考生,一律不得錄取。

第八章違規處理

第三十九條對在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有違反考試管理規定和考場紀律,影響考試公平、公正行為的考生、考試工作人員及其他人員,一律按《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教育部令第33号)嚴肅處理。對在校生,由其所在學校按有關規定給予處分,直至開除學籍;對在職考生,應通知考生所在單位,由考生所在單位視情節給予黨紀或政紀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弄虛作假者(含推免生),不論何時,一經查實,即按有關規定取消報考資格、錄取資格或學籍。

第四十條相關單位應将考生在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的違規或作弊事實記入《國家教育考試考生誠信檔案》,并将考生的有關情況通報其所在學校或單位,記入考生人事檔案,作為其今後升學和就業的重要參考依據。

第四十一條對在招生工作中有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招生管理規定行為的單位與個人,一律按《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教育部令第36号)嚴肅處理,并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責任,造成嚴重後果和惡劣影響的,還将按規定對有關責任人實行問責。

第四十二條招生工作中,嚴禁招生單位内部任何部門和工作人員舉辦或參與舉辦考試招生輔導活動,嚴禁招生單位向社會培訓機構提供考試招生輔導活動場所和設施,嚴禁招生單位委托社會培訓機構進行考試招生輔導培訓、招生宣傳和組織活動,違反規定的要追究有關部門和相關人員責任。

第九章附則

第四十三條國防生和現役軍人報考碩士研究生及軍隊系統的招生單位招收碩士研究生的辦法由軍隊相關部門參照本規定另行制訂;推薦免試工作及招收港澳台地區人士、外籍人士為碩士研究生的管理辦法由教育部另行規定。

第四十四條未盡事宜,由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同意後,方可實施。

第四十五條學制、學費及獎助體系另文規定。

第四十六條本簡章由學校研究生院負責解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2018級太阳集团app首页研究生獎助方案

學費與學制一覽表

一、獎助方案

(一)2018級碩士研究生普通獎助金

等級

覆蓋面

國家助學金

學業獎學金

總金額

一等

10%

0.6萬元

1.2萬元/

1.8萬元/

二等

60%

0.6萬元/

1.2萬元/

三等

30%

0.2萬元/

0.8萬元/

備注

按月發放

按年發放

  

(二)2017級博士研究生普通獎助學金

等級

覆蓋面

國家助學金

學業獎學金

博士津貼

總金額

一等

5%(新生0%)

1.5萬元/

1.8萬元/

3萬元/

6.3萬元/

二等

25%(新生30%)

1.6/

4.6萬元/

三等

70%

1萬元/

1.2萬元/

3.4萬元/

備注

按月發放

按年發放

按月發放

  

備注:

1.獎助對象為納入全國招生計劃的2018級非定向碩士與博士研究生,不包括定向生。

2.“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碩士生在校期間享受二等獎助金,博士研究生享受三等獎助金。

二、關于學制與學費。

(一)碩士生學制為2--3年,詳見各專業培養方案。

1.學術型各專業學制均為3年;

2.專業學位學制為2--3年,詳見學制情況統計表。

2017年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學制情況統計表

序号

專業代碼

專業名稱

學制

備注

1

025100

金融

二年

全日制

2

025200

應用統計

二年

全日制

3

025300

稅務

二年

全日制

4

025400

國際商務

二年

全日制

5

025600

資産評估

二年

全日制

6

035101

法律(非法學)

三年

全日制

7

035101

法律(非法學)

三年

非全日制

8

035102

法律(法學)

二年

全日制

9

035102

法律(法學)

三年

非全日制

10

045300

漢語國際教育

二年

全日制

11

055101

英語筆譯

二年

全日制

12

055101

英語筆譯

三年

非全日制

13

055200

新聞與傳播

二年

全日制

14

135105

廣播電視

三年

全日制

15

025200

應用統計

二年

全日制

16

085208

電子與通信工程

二年

全日制

17

085211

計算機技術

二年

全日制

18

085212

軟件工程

二年

全日制

19

085202

光學工程

二年

全日制

20

085204

材料工程

三年

全日制

21

085213

建築與土木工程

二年

全日制

22

085229

環境工程

三年

全日制

23

085231

食品工程

三年

全日制

24

085216

化學工程

三年

全日制

25

085230

生物醫學工程

三年

全日制

26

085238

生物工程

三年

全日制

27

025700

審計

二年

全日制

28

085236

工業工程

二年

全日制

29

125100

工商管理

二年

全日制

30

125100

工商管理

三年

非全日制

31

125300

會計

二年

全日制

32

125300

會計

三年

非全日制

33

125400

旅遊管理

三年

非全日制

34

125600

工程管理

2.5

非全日制

35

105200

口腔醫學

三年

全日制

36

105700

中醫

三年

全日制

37

105600

中藥學

三年

全日制

38

105100

臨床醫學

三年

全日制

39

105400

護理

三年

全日制

40

105400

護理

三年

非全日制

41

125200

公共管理

三年

非全日制

42

135104

電影

三年

全日制

43

135105

美術

三年

全日制

44

135108

藝術設計

三年

全日制

(二)博士生學制一般為3年。

(三)學生按學制每年繳納學費。

三、關于學費(學費以廣東省物價局最後核定的為準。)

(一)碩士生

1.非定向就業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生8000/年;定向就業學術型碩士生28000/年。

2.專業學位學費标準見附表。

3.單考生按相應的定向類标準收費。

4.“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碩士生8000/年(不分學碩和專碩)。

(二)博士生

1.非定向就業全日制博士生,每年10000元。

2.定向就業博士生,每年40000元。

3.“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博士生每年10000元。

附:專業學位學費标準

1)全日制(非定向)計算單位://學年

專業類别

收費标準

學制

工商管理碩士(MBA)全日制

35000

2

會計碩士(MPACC

40000

2

審計碩士

22500

2

新聞傳播碩士

22000

2

金融碩士

35000

2

國際商務碩士

22000

2

應用統計碩士

22000

2

稅務碩士

22000

2

資産評估碩士

22000

2

翻譯碩士

28000

2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

20000

2

法律碩士

20000

法學2年、非法學3

中藥學碩士

15000

3

口腔醫學碩士

20000

3

臨床醫學碩士

20000

3

工程碩士(除工業工程外)

15000

2年或3

工業工程碩士(ME

20000

2

護理學碩士

15000

3

藝術碩士

20000

3

廣播電視碩士

22000

3

公共衛生碩士

20000

3

2)全日制(定向)

  

  

專業類别

收費标準

學制

工商管理碩士(MBA

46000

2

會計碩士(MPACC

40000

2

審計碩士

30000

2

新聞與傳播碩士

35000

2

金融碩士

35000

2

國際商務碩士

28000

2

應用統計碩士

28000

2

稅務碩士

28000

2

資産評估碩士

28000

2

翻譯碩士

28000

2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

28000

2

法律碩士

28000

法學2年、非法學3

中藥學碩士

28000

3

口腔醫學碩士

28000

3

臨床醫學碩士

28000

3

工程碩士(除工業工程外)

28000

2年或3

工業工程碩士(ME

28000

3

護理學碩士

28000

3

藝術碩士

30000

3

廣播電視碩士

35000

3

公共衛生碩士

25000

3

3)非全日制(定向)

  

  

專業類别

收費标準

學制

工商管理碩士(MBA)兼讀制

全程15.5萬(第一年5.5;後兩年5/年)

3

會計碩士(MPACC

40000

3

公共管理碩士(MPA

28000

3

工業工程碩士(ME

28000

3

旅遊管理碩士(MTA

28000

3

工程管理碩士(MEM

32000

2.5

法律碩士

28000

3

護理學碩士

28000

3

EMBA

26萬(全程,不含國内外移動課程)

2